鉴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决定了我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活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能源领域减排首当其冲。未来能源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清洁替代技术。能源生产清洁化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主要涵盖了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和终端清洁能源直接利用两种方式,21世纪以来,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成本不断下降,未来与化石能源相比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为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条件。
(2)电能替代技术。电能将成为最主要的能源利用形式,未来主要包括工业领域电热替代与机械动力电源替代,交通领域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建筑领域电采暖与热泵技术等,以及电制氢/甲烷/甲醇/氨/二甲醚/尿素等电制燃料与原料技术。
(3)低碳燃料利用。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对构建绿色、低碳、经济、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氢能利用在灵活性发电、氢能交通、工业替代、以及建筑采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4)能源互联技术。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大规模优化配置的基础,包括特高压交直流、柔性交直流等先进输电技术及大规模储能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电压等级、输送容量、可靠性和适应性水平将不断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以解决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与需求在空间维度不匹配的问题。
(5)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通过在能源生产过程中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捕集、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主要包括碳捕集、输送、封存和利用技术。预计到2060年,CCUS技术二氧化碳移除能力超过5亿吨/年
碳中和-碳减排-零碳-碳减排技术